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一本本“臺賬”打通防疫“毛細血管”

湖濱村的防疫臺賬

“小秦啊,我們又來了,張開嘴巴?!弊蛱焐衔?,在高郵市湖濱村,微網(wǎng)格員趙國梅和衛(wèi)生院護士王國云穿著防護服來到村民小秦家中。王國云為小秦測量體溫,進行核酸采樣,詢問他是否存在發(fā)熱、干咳、咽痛等癥狀。趙國梅拍下檢測現(xiàn)場的照片,將小秦的情況逐一登記在本子上。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村里為我們做好檢測,是對大家負責?!毙∏卣f,他積極配合村里的防疫措施,確保不出紕漏。

一個上午,趙國梅和王國云去網(wǎng)格內(nèi)的四戶人家,進行防疫檢測,并采集信息。回到村委會,趙國梅將上午采集的信息和拍攝的照片交由村委會副主任吳勤波錄入電腦,并打印出來,裝進前臺的一本粉色封面的冊子里。

記者注意到,在湖濱村村委會的前臺,有近十本顏色不同的冊子,其中詳細地記錄了每一位回村村民的信息,以及其他村民的疫苗接種等情況。

“這是我們的防疫臺賬,比如從上?;貋淼拇迕駞R總在一冊,蘇州回來的村民匯總在一冊……每本冊子里依次登記了回村人員的姓名、手機號碼、何時回村、乘坐的交通工具等信息。”湖濱村黨總支書記曹正武指著一本本冊子說,只有做細、做實一本本防疫臺賬,才能形成防疫閉環(huán)。

湖濱村共有13個微網(wǎng)格,常住村民3500多人。為了織密疫情防控網(wǎng),湖濱村依托公安大數(shù)據(jù)報送;依靠微網(wǎng)格員的“鐵腳板”,挨家挨戶走訪;借助回村村民主動上報;借力村民相互監(jiān)督的方式,及時掌握回村村民的動態(tài)。

“本月,我們村有60多名村民從外地回來,比如小秦,從上?;貋砬埃虼謇锪私饬舜謇锓酪哒?。他從上?;貋淼诌_高速口時,鎮(zhèn)上就安排車輛將他接回家中。”曹正武說,村里的工作人員、微網(wǎng)格員、衛(wèi)生院護士上門,采集相關(guān)信息,在小秦家的門上貼上防疫告知欄,讓周邊村民知曉這戶人家有外地回村人員。“回村人員,由村里工作人員、微網(wǎng)格員和左右鄰居形成管控小組進行管控,謹防回村村民在三天內(nèi)走出家門。”

曹正武告訴記者,村民回村后,村里采取3+4+7的管控模式。前三天,由微網(wǎng)格員和衛(wèi)生院護士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別登門,為回村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上午還會進行核酸采樣。隨后的四天,回村人員仍需每天進行核酸檢測。最后七天則只需要進行兩次核酸檢。“前三天,村民不允許出門,后面十四天,可以出門,但不允許參加聚集性活動?!?/p>

在做好外地回村人員管控的同時,近期,湖濱村的微網(wǎng)格員每隔三天,回到轄區(qū)內(nèi)的每一戶人家進行排查,了解村民是否離開過揚州大市,疫苗已接種幾針等情況,并形成一本本臺賬。

“我們要用一本本臺賬打通疫情防控的‘毛細血管’?!辈苷湔f,只有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門,才能拉好防疫小圈,為筑牢防疫大圈做出貢獻。

標簽: 毛細血管 工作人員 疫苗接種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