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環(huán)球資訊:輕飄飄的整改能否解決國泰的真問題


(資料圖片)

原標題:輕飄飄的整改能否解決國泰的真問題

日前,因歧視“非英語乘客”而陷入輿論風暴的國泰航空,公布了最新整改方案,表示自下個月起,將會為機艙服務員團隊就以客為先的服務文化提供一項新增培訓,擴大機艙服務團隊的普通話服務范圍,并將于中國內(nèi)地招聘機艙服務員,促使機組人員更加多元化。

多元化,是不少大公司面對輿論危機時,常用的一種公關話語,潛臺詞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包容性。在國泰航空看來,多招內(nèi)地乘務員,讓機組人員構成更加多元化,是為所有顧客提供一致、貼心服務的“解藥”。但這種應對路子卻給人隔靴搔癢的觀感。之前國泰航空所出現(xiàn)的種種歧視內(nèi)地旅客的行為,是因為機組成員“不夠多元化”所導致的嗎?是乘務員對“多元世界”不夠了解才出現(xiàn)的嗎?中華文化對于香港企業(yè)算是需要包容的“多元文化”嗎?答案顯然都是否定的。

通過眾多網(wǎng)友的吐槽不難發(fā)現(xiàn),國泰航空“毛毯門”的出現(xiàn),絕不僅是幾名空乘的個體素質(zhì)問題,而是該公司始終不愿真正重視“家國體認”所導致的必然結果。6年前,國泰空服人員拒不接受中英文對照名牌,認為“土氣”,欠缺“高尚的洋化色彩”,影響結交“高端洋化人士”的機會;香港“修例風波”期間,國泰航空某副機長參與亂港暴力活動,國泰員工泄露港警航班信息,3000名員工參與罷工支持“港獨”……可對于旗下員工種種錯誤行徑,國泰航空一直視而不見、陽奉陰違,直至國家民航局對其發(fā)出重大安全風險警示后,才表示部分員工行為“不代表公司立場”。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國泰航空管理層長期在“家國”問題上含糊其詞、暗打折扣,員工對說普通話的旅客冷眼相對也就不足為奇了。

國泰航空之所以屢屢翻車,從微觀上看,是由其公司背景所導致的。這家航空公司最初由西方人于1946年創(chuàng)立,后搬到香港,股權幾經(jīng)變遷,英資財團至今仍處于控股位置。從港英時期至今,大量西方人或是有西方教育背景者身居公司要職,對內(nèi)地存在偏見和歧視的“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從宏觀上看,國泰航空的所作所為,也是殖民遺毒在香港社會根深蒂固的體現(xiàn)。殖民時期,英國不遺余力地對香港社會荼毒洗腦,弱化家國認識;回歸祖國后,港英政府的種刺埋雷之舉也長期影響香港教育、司法等領域的健康發(fā)展,進一步強化著已然偏誤的社會心態(tài)。近年來,隨著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法律漏洞逐步補全,但剔除思想之毒很難一蹴而就,仍有人蟄伏于陰暗角落,腦子里殘留著不知今夕何夕的錯亂思維。

面對“毛毯門”,國泰航空不能將其當做個案,通過開除、道歉等簡單措施糊弄過去,而應反躬自省,想想怎么從價值觀和企業(yè)文化等多方面猛藥去疴,發(fā)自內(nèi)心地摒棄歧視與傲慢。這雖是“刮骨療毒”,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參照香港教育領域,曾經(jīng)各種“毒師”“黃師”“毒教材”比比皆是,有人說,“香港教育要走出困局,至少需要5到10年”。但乘著香港國安法的東風,大量“黃師”被追究責任,升國旗、唱國歌活動越來越多,香港教育正肉眼可見地走向風清氣正。

隨著香港日益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一半以上營收來自中國市場的國泰航空擁有更大的發(fā)展機遇,但前提是革除積弊、重新出發(fā)。否則,一定還會有這“門”或者那“門”,敗壞公司的名譽,斷送公司的前途。(鮑南)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