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清欠動態(tài)】26名農民工69萬元“薪”事終了結

【清欠動態(tài)】

26名農民工69萬元“薪”事終了結(主題)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黃榆)近日,云南安寧人民法院民二庭通過“法院+工會”訴調對接模式,聯(lián)合草鋪街道工會成功化解26名農民工討薪糾紛,幫助農民工追回欠薪69萬余元,切實保障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這是安寧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中心揭牌以來,成功調解的首例群體性勞動爭議案件。

據(jù)了解,田某某等26人系北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勞務公司)雇傭的工人。長期以來,田某某等人依約向公司提供勞務,但從2021年9月起,該公司因經營困難開始拖欠田某某等26名工人工資合計69萬余元。多次討薪無果后,田某某等人無奈只能向所在街道工會求助。

工會接受求助后,隨即將糾紛移送到“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中心。安寧法院法官考慮到該糾紛涉及人數(shù)眾多,如果通過訴訟程序解決,可能會增加田某某等26名農民工的維權成本,且該糾紛涉及農民工維權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為最大程度減少涉案雙方的訴累,妥善化解糾紛,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安寧法院在征得雙方同意后,依托“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平臺,聯(lián)合草鋪街道工會,共同梳理、核實案情,研究調解方案。

經過調解員組織多輪調解磋商,雙方就欠薪金額、支付方式等達成協(xié)議,由建筑公司支付田某某等26名農民工工資69萬余元。

據(jù)悉,安寧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糾紛訴調中心是由安寧市人民法院、安寧市總工會聯(lián)合構建的勞動爭議糾紛化解平臺,分別在市人民法院和市總工會職工(會員)服務保障中心掛牌,開展勞動爭議案件訴前調解,及時妥善化解勞動爭議糾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標簽: 合法權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