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管理不該只念“禁”字經(jīng)
(資料圖片)
原標題:公園管理不該只念“禁”字經(jīng)
楊朝清
據(jù)7月29日澎湃新聞網(wǎng)報道,夏日炎炎,公園成了市民游客消暑納涼的好去處。不過,一些上海市民反映,不少公園的園內(nèi)禁止行為越來越多,孩子的滑板車、兒童自行車,甚至是羽毛球等一些休閑運動也不允許在園內(nèi)開展。公園里這不許那不許,還是大家概念里的公園嗎?
公園作為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承載著市民的多種訴求。當各類訴求遭遇“緊箍咒”,難免會引發(fā)質(zhì)疑。時下,“公園禁止行為越來越多”的現(xiàn)象在不少地方都存在,在百姓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這難免會給人們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和公共服務的某種被剝奪感。
從公園管理方的角度來說,公園“禁止行為”越來越多,事出有因。一方面,禁止某些行為是為了保障更多人的利益。游人既具有很強的異質(zhì)性也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缺乏規(guī)則意識和公共意識的人很容易使公園陷入“公地悲劇”。另一方面,公園是不確定因素較多、人員復雜的場所,管理方承擔著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責任與義務,列出“禁止行為”既是為了防范風險,也是為了保護公共資源。
公園的良性運行離不開共識性的規(guī)則,設(shè)置一些禁令無可厚非,但不能以堵代疏,患上“禁令依賴癥”——“這也不許、那也不許,難道公園里只能散步嗎?”人們樸素的話道出了發(fā)人深思的話題,即公園應該在風險防范與便民利民之間尋求平衡點,而非顧此失彼。
面對市民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寵物友好公園、滑板公園等特色公園通過分類設(shè)置滿足了部分群體的需要。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市民而言,平常去的最多的還是家門口的公園。所以對有關(guān)管理方來說,不能一味禁止圖省事,而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和巧心,提升公園治理的精細化水平。比如,在設(shè)計規(guī)劃之初,兼顧不同利益群體的需求,做好功能分區(qū),讓公園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的活動需要。與“一禁了之”相比,“繡花功夫”顯然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但這種精細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對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而言,是一種必然趨勢,也是一種現(xiàn)實要求。
公園讓生活更美好,公園的管理維護也要邁上更高臺階,吸納更多社會力量和公眾的參與——時下,有的地方邀請本地居民當“市民園長”,有地方組建了志愿服務隊伍……說到底,每個人既是公園建設(shè)的受益者、共享者,也是守護公園的參與者、貢獻者。讓山水草木更好地與城市相融共生,讓生活家園更美好和諧,須少一些“因噎廢食”,多一些精細化治理及群策群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