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依法治網,向網絡暴力堅決“亮劍”-全球焦點


【資料圖】

原標題:依法治網,向網絡暴力堅決“亮劍”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fā)布《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提出,依法懲治網絡誹謗、網絡侮辱、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線下滋擾、借網絡暴力事件實施的惡意營銷炒作等行為。對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應當體現從嚴懲治精神,重點打擊網絡暴力惡意發(fā)起者、組織者、推波助瀾者以及屢教不改者,讓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

隨著互聯網與社會生產、人民生活的日益融合與廣泛應用,網絡不僅極大地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也成了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但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一段時間以來,在互聯網浪潮的裹挾之下,網絡暴力現象時有發(fā)生,在一些網絡熱點事件中,網絡暴力既給當事人造成了嚴重傷害,也極大破壞了網絡秩序,影響了公眾的安全感。堅決遏制和防范網絡暴力的發(fā)生,成為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也事關互聯網的健康發(fā)展。

表達有邊界,流量有底線。從現實來看,網絡具有隱匿性和虛擬性,但網絡空間絕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也必須依法依規(guī),做到謹言慎行。面對“網絡暴力幾時休”這個命題,需要我們不斷建立健全政策法規(guī),以更加強有力的舉措依法嚴懲各類網絡暴力行為。近些年來,我國針對網絡暴力不斷筑牢法律的“防護墻”、制度的“鐵籠子”。無論是我國刑法、民法典,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網絡安全法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多部法律,均對遏制網絡暴力作出明確界定、相關規(guī)定和懲處舉措,為遏制防范網絡暴力筑牢了扎實的法律根基。此次出臺的《征求意見稿》,是嚴懲網絡暴力邁出的又一關鍵性步伐,其中對在信息網絡上制造、散布謠言,采取肆意謾罵、惡毒攻擊、披露隱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等行為打出了一套針對性、操作性都極強的法治“組合拳”,必將讓網絡暴力無所遁形。

當然,治理網絡暴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社會、網民各方共同發(fā)力。作為網民,必須做抵制網絡暴力的“主角”,不斷提升網絡素養(yǎng),涵養(yǎng)網絡道德,任何時候都要做到不被流量“熱度”帶偏理智判斷,始終做到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對任何危害網絡生態(tài)的行為特別是網絡暴力都要堅決說“不”,共同營造天清氣朗的網絡空間。

捍衛(wèi)公序良俗、守護公民權利,是遏制防止網絡暴力的目的所在。我們堅信,只要不斷健全法律制度,完善運行規(guī)則,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就一定能讓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何莉)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