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打造中國科幻劇“新名片”


(資料圖)

原標題:打造中國科幻劇“新名片”

近日,電視劇《三體》迎來完結,迅速引發(fā)網(wǎng)絡上又一輪討論熱潮。第一部故事在地球與三體文明間“鋒芒初露”時收尾,讓網(wǎng)友直呼“過癮”“催更”。劇版《三體》的總體表現(xiàn)可謂高開高走,不僅在國內的討論度持續(xù)攀升、評分維持高位,還贏得了海外市場的廣泛認可,播放量在多個平臺登頂。觀眾一方面感嘆于劇作在技術和制片上的嶄新實力,另一方面也為原著呈現(xiàn)的宏偉世界觀和人文科學幻想所震撼?!度w》“一石激起千層浪”,是中國科幻在影視領域異軍突起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科幻題材影視作品在國內外層出不窮,瑰麗想象不斷涌現(xiàn),多元科幻宇宙逐漸架構。從前些年成功引入《星際穿越》《火星救援》到今年春節(jié)檔《流浪地球2》席卷院線,人們對于“硬核科幻”的接納度和鑒賞力逐年升高,對于未來科技愈發(fā)向往、對現(xiàn)實中的科學探索抱有更大期待。應當看到,科幻影視作品對大眾的吸引力別具現(xiàn)實意義,可從另一側面呈現(xiàn)社會議題、探討未來可能、啟迪人們思考。

從科幻的本質出發(fā)深入《三體》劇集,其創(chuàng)意和初衷著實難能可貴:不僅關注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更探討社會與人性進步,拿捏住“科”與“幻”的尺度,豐富了彼此的內涵與外延。以科學為媒,劇作中的幻想與現(xiàn)實生活相伴相生,吸引更廣泛的群體接觸科幻作品。而在技術描寫中渲染歷史文化味道,則是《三體》在探索一種獨屬中國的融合視野和闡釋理念。

另一方面,科幻作品影視化也要關注到不同群體的觀感差異。有年紀稍長的觀眾表示:“一會兒科幻一會兒現(xiàn)實總感覺有點怪,看一兩小時電影還可以,追劇堅持不下去。”這無意間道出了科幻作品的現(xiàn)實窘境:較高的理解門檻往往會犧牲部分“路人緣”。比起科幻電影,科幻劇的節(jié)奏更慢,經費和特效不可能“全覆蓋”,也更難持續(xù)收獲熱度和口碑?;仡櫿俊度w》劇作,在“宇宙閃爍”“古箏計劃”等單集中為恢弘場面“加特技”,在日常篇章中則刻畫人物“秀演技”。用多樣的敘事風格留住觀眾,匠心可見一斑。

縱觀科幻影視發(fā)展,耳熟能詳?shù)拇蠖噙€是外國電影,“中國科幻”需要一張獨屬于自己的“名片”?!栋Ⅺ愃贰豆C動隊》《頭號玩家》等國外大片多呈現(xiàn)“賽博朋克”“反烏托邦”潮流——架空屬性和魔幻色彩日益濃厚,內容與現(xiàn)實存在區(qū)隔,撲面而來的“個人英雄”敘事也令科幻意味減弱,不完全契合我國觀眾的審美需求。

在這些方面展開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三體》團隊努力將相對硬核、鴻篇的科學幻想講圓融。比如,劇中對于宇宙觀進行多視角解讀,知識科普“軟硬結合”、言簡意賅,通過細節(jié)差異突出不同時代特征……《三體》正試圖攀登中國科幻的新高度,以電視劇的長篇幅書寫“科幻史詩”。原著作者劉慈欣提供了基礎創(chuàng)作和理念創(chuàng)設,而展開畫面敘事則極其考驗導演組的功力,也就是影視劇改編及制作技術。對比此前播出的“三體”系列廣播劇、動畫、同人番劇,電視劇《三體》的敘事難度更高,既叩問制作團隊的人文底蘊和科學素養(yǎng),還考驗對原著的理解和表達。

劇版《三體》暫告一段落,主角們面對外星文明的入侵最終選擇拼搏與希望,其留給海內外觀眾的“中國科幻”之音繞梁不絕。力贊“爆炸好看”、感嘆“未來可期”之余,也應關注到,中國科幻的人文魅力、歷史底蘊已經彌散開來,中國文學與影視的創(chuàng)作正力求突破、探索新路。要打造中國科幻劇品牌,推動中國科幻“揚帆出?!保枰覀儭澳米髌氛f話”。

可以說,《三體》是中國科幻宇宙的良好開端,相信隨著一部部優(yōu)秀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新涌現(xiàn),中國科幻能深入發(fā)掘自身稟賦和優(yōu)長,世界也將共睹中國科幻、中國創(chuàng)作的穩(wěn)扎穩(wěn)打之力、切磋琢磨之功。(陳之琪)

標簽: 科幻作品 制作團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