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海南發(fā)力深海考古 將力推國際交流合作

隨著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脊叛芯吭?(以下簡稱“考古院”)的成立和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的舉行,南海深海考古交流合作引發(fā)關注。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掛南海深??脊叛芯吭?,預示著南海深海考古以及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是海南未來考古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考古院院長宋建忠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考古院將努力推動環(huán)南海區(qū)域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合作,展開深??脊艊H交流。

9月27日,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脊叛芯吭?在??诮遗瞥闪ⅰV行律缬浾?符宇群 攝

在宋建忠看來,考古院的成立,意味著海南已形成南海專業(yè)學術研究機構、博物館機構、考古研究機構互為支撐的“三足鼎立”局面。

成立二十余年的中國南海研究院,主要關注南海歷史、法理等學術研究。2018年建成開館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側重于南海人文歷史和自然歷史的展陳。考古院成立后,將主要關注南海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未來三家單位可以強強聯(lián)手,形成緊密的學術交流合作關系,聯(lián)合推進南海歷史、文化的研究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課題研究和交流合作。”宋建忠說。

海南省陸地總面積只有3.54萬平方公里,但海域總面積達200萬平方公里。因此,海南的考古工作除了常規(guī)的陸地考古外,將主要集中在南海水下考古,而南海平均深度為1212米,南??脊呕径际巧詈?脊?。

宋建忠認為,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掛南海深??脊叛芯吭?,這是考慮到了海南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考古院成立后,要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開展交流合作,努力打造高質量學術科研平臺。

9月23日,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脊叛芯吭?院長宋建忠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李宇凡 攝

“南海西北陸坡兩條明代沉船的發(fā)現(xiàn)和水下考古,讓我們看到南海深海考古的潛力。”作為該考古調查項目負責人,宋建忠說,此次深??脊耪{查依托中國深??萍己洼d人深潛技術,嚴格按照考古學的理論方法和水下考古規(guī)程,在國際上已成為一個重要案例,代表中國深??脊胚_到世界先進水平。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是中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2023年至2024年,中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聯(lián)合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組織實施三個階段水下考古調查,共提取出水文物928件(套)。宋建忠表示,這些出水文物正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見證。

自漢代以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南海區(qū)域的民間貿易、文化交流往來。除了在中國發(fā)現(xiàn)南海沉船外,環(huán)南海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國沿海及周邊海域也發(fā)現(xiàn)大量歷史上的沉船,主要都是貿易商船沉船,沉船文物主要以中國瓷器為主,還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瓷器等。

宋建忠表示,考古院成立后,將致力于推動成立環(huán)南海區(qū)域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國際聯(lián)盟。

“深??脊攀鞘澜绾Q罂脊蓬I域的一個難題,僅靠考古學的人才沒有辦法開展深??脊?。”宋建忠指出,目前,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都在開展深??脊?,參加者為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學者,因此水下考古人才的培養(yǎng)合作將是未來需要繼續(xù)發(fā)力的領域。

近幾年,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已開設水下考古相關課程,水下考古學科體系建設和前幾年相比有所改善,但和整個考古學領域各分支學科的建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宋建忠表示,考古院將與有關高校、院所開啟雙向聯(lián)合培養(yǎng)模式,尋找適合從事深??脊殴ぷ鞯膹秃闲腿瞬?。

“考古院正面向全國招攬人才,歡迎志同道合者報考。”展望未來,宋建忠期盼中國能設計研發(fā)出無人深潛考古專用設備。(完)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