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環(huán)球微速訊:“民意不缺席”讓民生工程更名副其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民意不缺席”讓民生工程更名副其實

郭元鵬

“拉力器材有點太高,能不能調(diào)整一下高度?”“廣場東側(cè)大樹旁應該裝一盞燈”……去年以來,浙江省寧波市白鶴街道對13個老舊小區(qū)的18處公共空間隙地、公共用房、綠化景觀進行提升改造。2月4日,白鶴街道通過自愿報名形式征集的一批“居民驗收官”,走訪了9個已投用的文創(chuàng)舊改空間,讓他們對這些民生工程進行驗收。(見2月5日《寧波日報》)

民生工程是給百姓建設的,其目的也很明確:造福百姓?!懊裆こ套尵用耱炇铡斌w現(xiàn)了對民意的充分尊重和敬畏,值得更多地方學習。

為進一步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紛紛立項民生工程,拿出專門資金開工建設。但在一些民生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個別地方出現(xiàn)了“好心辦壞事”“百姓不買賬”“民眾有意見”的情況。比如有的地方的農(nóng)田灌溉和安全飲水工程因距離遠、費用高等問題,被百姓棄用;有的地方在城市基礎設施設置數(shù)量和位置布局上不盡合理,導致百姓埋怨較多,等等。某種角度上說,一些民生工程沒能讓百姓滿意,問題恰恰出在缺少“居民參與”這一環(huán)節(jié)。

讓民生工程更貼近民意、靠近民生,一者,民生工程的上馬需要征求公眾意見。各地不妨在民生工程規(guī)劃和實施之前,甚至可以在全過程中適時聽取百姓的想法,讓百姓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的”“需要的”民生工程,把資金投入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其二,民生工程驗收可以邀請居民參與。民生工程建設好了,有關部門驗收的往往是“質(zhì)量標準”,這些專業(yè)的事情當然需要交給專業(yè)的機構(gòu)和人員來做,但在此基礎上也要讓百姓覺得實用,最大限度放大民生工程的建設效果。為此,應創(chuàng)造條件,讓民眾通過親身體驗發(fā)現(xiàn)可以改進的地方。如此,民生工程方能在更大程度上方便民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泵裆こ?,需要經(jīng)得起市民的檢驗,“民生工程讓居民驗收”這種模式和理念可以也應該在更多地方、更多關乎百姓利益的公共議題上得到推廣應用。

標簽: 名副其實 白鶴街道 有關部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