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狂飆》迎來大結局,為何能“霸屏”?

原標題:《狂飆》迎來大結局,為何能“霸屏”?

2月1日,掃黑題材電視劇《狂飆》正式收官,一時“霸占”熱搜榜單。截至2月2日,超過32萬名豆瓣用戶為《狂飆》打出了8.8分的高分,不論是在熱度上還是口碑上,該劇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盡管觀眾對結局階段的線索交代、收尾方式評價不一,但縱觀全劇,其中一眾形象立體、有血有肉的角色,以及大開大合、極具真實感的劇情走向,無疑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為一部“黑白分明”的反黑劇,《狂飆》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都有十分出色的刻畫,其中尤其以頭號反派——張頌文飾演的“黑老大”高啟強為最。對此,多數觀眾都給出了很高評價,認為編劇和演員的用心演繹,讓這部電視劇更有真實感和時代感,加強了文藝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但是,也有少數聲音質疑:劇本里的反面角色過于出彩,會不會顯得“三觀不正”,有對觀眾造成不良引導之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提出這類質疑的人,初衷往往是好的。但事實上,類似擔憂既低估了觀眾的水平 ,也不了解文藝創(chuàng)作的基本邏輯。深入反面角色的內心世界,讓觀眾看到他們的喜怒哀樂,追蹤他們作惡的理由與背景,并不是讓觀眾同情他們,更不是要給壞人“洗白”。只有在劇中真實呈現(xiàn)壞人為何作惡、如何作惡,觀眾才能在觀劇過程中認識到黑惡犯罪的形成邏輯,察覺人性的幽微之處,進而理解掃黑除惡、打傘破網的工作為何如此重要,又該從哪些地方開展相關工作。

相比之下,常見于同類作品中的“臉譜化”反派,壞是夠壞,但缺乏警示性,只會讓作品的質地變得輕飄飄的。話說回來,在《狂飆》的相關討論中,也沒見到誰真把“黑老大”或“保護傘”當偶像。恰恰相反,越是覺得高啟強這個角色演得好的觀眾,越為劇中的社會問題憤怒,并為其不思悔改、咎由自取的結局嘆惋。

除了高啟強,本劇中不乏其他形象立體的反面角色,其中既有囂張跋扈、老奸巨猾,卻善于在上下級面前扮演“兩面人”的腐敗官員趙立冬,也有早年犯過輕罪,本有機會重新做人,卻又因為生活碰壁被黑惡勢力拖下水的殺手老默。這些角色,有的讓人恨得牙癢癢,也有的讓人覺得可悲可憐,但其共同點在于:他們的惡行都不是懸浮在空中、只為劇情設定而服務的,而是有著肉眼可見的現(xiàn)實根源。

不受節(jié)制的權力使個別官員濫權腐敗,基層治理不足導致刑滿釋放人員投身黑惡勢力,這些社會問題是滋生黑惡犯罪的重要因素。身在其中的當事人是可恨還是可憐并不重要,在掃黑除惡、反腐倡廉的過程中下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才是最關鍵的行為。

從劇組采訪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本劇中的角色幾乎都有原型。那些反派角色身上的細節(jié),不是編劇和演員自己“加戲”,而是與現(xiàn)實息息相關。在此前的掃黑除惡案例中,許多“黑老大”表面上都是正經商人,還會給慈善事業(yè)捐款捐物,但犯起罪來卻格外心狠手辣。

在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發(fā)布的落馬官員案例中,也不乏有早年成績卓著、甚至當過“英雄”的干部,但在利益誘惑下,他們蛻變、墮落了。這些令人扼腕的反差,都是充滿警示意義的現(xiàn)實。電視劇里的情節(jié)或許更加戲劇化,但若論及沖擊力,恐怕還不及現(xiàn)實中的許多案例。對此,影視作品不妨多刻畫一些,這也是現(xiàn)實主義文藝職責之所在。

其實,正如前文所述,《狂飆》里的正面角色與反面角色都刻畫得很出彩。不論是堅守正義、屢敗屢戰(zhàn),在迎戰(zhàn)黑惡勢力過程中放棄個人幸福、早生華發(fā)的男主角安欣,重情重義、忠于初心,為了收集證據掀翻“保護傘”,不惜“染黑”的刑警隊長李響,還是戲份不多,性格鮮明,年紀輕輕就為了查明真相犧牲生命的警察徒弟陸寒——這些站在正義一方的角色,不僅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而且讓人在觀劇時不由得肅然起敬。這些正面角色背后,也有更加偉大的現(xiàn)實原型。據導演透露,主角安欣的原型取自全國各地多個真實奮斗在一線的公安民警,觀眾的感動不僅是給角色的,也是給他們的。

對觀眾而言,看電視劇是一種文娛消費,但是,文娛消費的內涵從來不只是單純的“娛樂”,更是個人認識社會、與社會進行互動的過程。通過《狂飆》這類現(xiàn)實主義作品,人們會更加敬佩那些奮戰(zhàn)在掃黑一線的人,也會對社會問題更深刻的思考,這些都是超越劇作或演技范疇的價值。希望在未來,我們能看到更多緊貼現(xiàn)實、敢于表達的文藝作品。(楊鑫宇)

標簽: 現(xiàn)實主義 社會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