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考古新發(fā)現:古埃及木乃伊防腐材料要“海淘”


(資料圖)

埃及和德國考古人員對在埃及出土的一座制作木乃伊的作坊開展研究后發(fā)現,古埃及人對尸體做防腐處理使用的不少材料并非產自本地,而是從地中海地區(qū)甚至東南亞地區(qū)進口。

考古人員對作坊中31個陶制容器的有機殘留物開展研究,相關報告刊登在2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這些容器上刻有說明所裝物質及其用途的文字,例如,有的容器上寫著“清洗用”,有的寫著“用于頭部”。

路透社援引報告作者之一、德國考古學家菲利普·施托克哈默的話說,他們的研究顯示,容器中“大部分”物質“來自埃及以外”,其中不少物質如雪松樹脂、刺柏樹脂、橄欖油等來自地中海地區(qū)東部;達瑪樹膠只產自東南亞熱帶地區(qū);有的物質可能來自非洲熱帶地區(qū)。

施托克哈默說,研究顯示,“埃及木乃伊的制作以某種方式推動早期全球化和全球貿易”。

這座木乃伊作坊約有2500年歷史,由研究報告作者之一、埃及考古學家拉馬丹·侯賽因2016年在埃及塞加拉地區(qū)發(fā)現。該地區(qū)位于首都開羅附近,是古埃及文明核心遺址,有多名法老的金字塔和許多貴族的墓地。作坊部分位于地上,進行尸體防腐處理的房間和墓室則位于地下,由一座12米深的豎井連通地面。

施托克哈默說,考古學家已經揭示了不少木乃伊防腐之謎,不過,以往主要是通過檢測單具木乃伊和研究文字記錄來了解古埃及人處理尸體所用材料,本次研究則從新途徑幫助揭開謎底。他舉例說,“antiu”這個詞經常出現在古埃及文字記錄中,一直被籠統(tǒng)地譯為“沒藥”或“乳香樹脂”。本次研究發(fā)現的多個容器上標有“antiu”,經檢測發(fā)現容器里是動物油脂、雪松樹脂和刺柏樹脂等物質的混合物。

研究人員發(fā)現,古埃及人利用物質的生物化學特性使其發(fā)揮防腐作用,例如,利用達瑪樹膠、柏油、蜂蠟的抑菌性,用它們來保護人體組織和消除異味;利用柏油、樹脂、蜂蠟等物質的防水和粘稠特性,將其用于處理包裹木乃伊的麻布,封閉尸體毛孔,防止?jié)駳膺M入。

報告另外一名作者蘇珊·貝克說,隨著考古技術的日新月異,今后還會揭開更多關于木乃伊防腐的謎底。除了上述木乃伊作坊中的物品,通過以新技術重新研究收藏在一些博物館中的古物也可能帶來新發(fā)現。

標簽: 防腐材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