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游戲 >

陪伴劉備征戰(zhàn)半生的兵士,才是真正救他于困境的的盧馬

一千多年來,無數(shù)關(guān)于三國的故事和人物在不斷地被評說和演繹。這段動蕩的歲月,一面是風云際會,群雄逐鹿;另一面卻是生靈涂炭,尸骨遍野。可以說戰(zhàn)爭貫穿了整個三國史,有戰(zhàn)爭就離不開軍隊,聊到三國,就不得不提那些威震天下的精銳之師。

像是我們上次聊的公孫瓚的騎兵白馬義從、曹操的虎豹騎和虎衛(wèi)軍、馬超的西涼騎兵。

而這次,就來說說劉備手下的精兵——白毦兵。


(相關(guān)資料圖)

讓我們首先從白毦兵的名字上說起。毦的意思是羽毛或者獸毛編織的裝飾品,白毦自然指的是白色的羽毛和獸毛。

在古代,毦通常用來裝飾武士盔甲和武器,有時候也會被用于制作符節(jié)?!稘h魏故事》記載:“與外國節(jié)皆二,赤毦一,黑毦十,異于常節(jié)?!保弧逗鬂h書·西南夷傳》記載:“青衣道夷與徼外三種夷赍黃金、旄牛毦,舉土內(nèi)屬”。

也就是說,所謂白毦兵,即是用白色旄牛尾作為裝飾的部隊。

不過關(guān)于白毦兵名稱的由來還有個詼諧的故事,根據(jù)《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引注《魏略》的說法,劉備“性好結(jié)毦”,一次諸葛亮去見劉備,正巧有人給劉備送了牦牛尾,劉備也不問諸葛丞相的來意,就自顧自用手編結(jié)。于是諸葛亮落實了臣子的本職工作,向劉備直言進諫說:“開明的將軍應當有遠大的志向,但結(jié)毦可以做什么呢?”

劉備聞言拋下手中的毦,趕緊跟自己的左膀右臂解釋:“這說的是什么話,我不過是用來打發(fā)閑時間罷了?!?/p>

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jié)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

盡管《魏略》是私人編撰,但作者魚豢是曹魏郎官,所以他記的曹魏諸事可信度還是很高的;而相比其他史書,《魏略》的特點是深入底層社會更接地氣,不過也免不了混入許多荒誕之說,像是書中記述的阿斗拐賣事件就很是偏向民間傳言了。

至于咱們織席販履出身的劉皇叔是不是真的“性好結(jié)毦”,大家還是見仁見智。但不管怎么樣,白毦兵確實是非常具有劉備個人痕跡烙印的一支精銳部隊。

關(guān)于白毦兵的官方記載,它見于諸葛亮在公元226年寫給李嚴的書信中。信中說道:“兄嫌白帝兵非精練。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當復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之。”通過這段記載我們看到白毦兵應該是蜀漢帝國東部永安都督賬下的精銳部隊。

諸葛亮和李嚴奉遺詔輔佐劉禪,以李嚴為中都護,統(tǒng)管內(nèi)外軍事,鎮(zhèn)守永安。李嚴是第一任永安都督,陳到為護軍。

這里有必要說一下陳到,在《三國志?蜀書》結(jié)尾,陳壽引楊戲的《季漢輔臣贊》,“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tǒng)時選士,猛將之列。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云,俱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 這里的征西忠克就是評價的陳到,官至永安都督說明他曾經(jīng)是白毦兵的統(tǒng)領。實際上,作為從劉備起事早期就跟隨著的部下,陳到被很多人認為一直是白毦兵的統(tǒng)帥,不過也有人認為白毦兵由劉備親自統(tǒng)領,在劉備死后才由陳到指揮。

陳到

標簽: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