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娛樂 >

榨干人們的時間和錢包后 為什么手游還是如此無聊?

我絕對不是游戲領域的專家,但我自認為玩過的游戲絕對不少,紅白機時代的游戲就不說了,GAMEBOY掌機,PSP時代,NDS,WII、PS2時代,到后來的3DS、WIIU、PS3、PS4,這些游戲機我都有大量攀玩,競速、冒險、動作、文字冒險、音游、養(yǎng)成,各色主機游戲、PC游戲,我都有接觸過,知名的大作也好,小眾的硬核游戲也罷,都有接觸過,但我敢說,手游或者部分頁游,是電子游戲里,最讓人覺得打瞌睡的游戲。

手游既沒有很多游戲的打擊手感,又沒有精妙的美工帶來的視覺享受,也很難有主機游戲的漂亮的畫面。而且玩法通常會簡單枯燥,例如各種限定活動的玩法,無非就是刷本,刷本,再刷本,一些手游的戰(zhàn)斗系統雖然能看出JRPG的影子,但被大幅簡化,最終玩法就變得單一而無聊。

而有些手游有著不錯的劇本,但光有劇本,我為什么不期待GALGAME,或者小說,或者動畫的展開,而要玩手游這種方式來體驗呢?

廢話不多說,讓我總結一下,我自己認為,手游為什么做不好玩。

1、限制于終端設備的性能

同時代游戲主機,基本擁有同時代平均水平以上的PC的配置,硬件需求是很高的,所以要做虛幻4引擎的CG游戲,想做出逼真精美的畫面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到手機的硬件需求,注意這里,不是手機的硬件做不出主機一般的性能,而是考慮到散熱、能耗比的問題,還有就是中低端配置的問題。手機可以做到很精美的畫面,例如《崩壞3RD》這樣的手游,玩法也無限接近主力游戲,但,續(xù)航跟不上啊,我上班8小時,總不能全給了一小時的流暢游戲,不考慮續(xù)航問題,散熱也是問題,所以最終,手游沒法要求過好的畫面,而5G或者更加先進的網絡問題可以解決終端性能、能耗問題,但還有一個問題難以根治。

就是體驗的問題。如今的手機、平板都基于觸摸交互,很多需要靠手柄才能得到最佳體驗的游戲,例如動作類游戲、競速游戲,FPS游戲需要的鍵鼠,手機的觸摸體驗都很一般,作為一個玩家,是不會允許一個游戲做得好玩,但體驗不佳的。

所以最終,手機游戲還是會做出太多的妥協,沒法玩得酣暢淋漓。

2、限制于手游的定位

這一點和第一點有一點相似,但不同的是,廠家到底“做了沒做”,像《崩壞3RD》,它就是假定手機硬件配置理想的情況下做出來的,至于之后的PC的版本,我覺得都是它成功之后的事情,如果手游版都沒有成功,后面的針對PC優(yōu)化的版本,都不會出現。

而一些廠家是假定手機就達不到理想的狀態(tài),因此可以省略了美工、簡化了系統,手游廠家就沒有重視游戲體驗,所以游戲體驗本身就是被妥協的。

3、為達目的而簡單粗暴的設計

這是手游不好玩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只考慮簡單粗暴的吸引玩家的游戲時間,和吸引玩家通過氪金找到快感,而靠數字系統去捆綁玩家。例如設計多種需要收集的要素,讓玩家在“花時間”和“花錢”中二擇,你需要在短時間內變強,那你只有選擇花錢,而你花了更多時間在手游里,廠商的目的就達成了。

手游最無聊的部分,無非就是培養(yǎng)這些數值的過程被大幅省略,完整的RPG游戲也需要打怪升級,但有著更加完善的對戰(zhàn)系統,培養(yǎng)系統,細節(jié)非常豐富,但手游,這些統統被簡單粗暴地省略,最后就是點幾下屏幕的刷本,刷本,再刷本,積累了你需要的素材,所以變得枯燥無比。廠家就是為了簡單捆綁你的游戲時間,或者讓你充錢,而用了一套赤裸裸的數字系統去折騰你,尤其是充錢充得多了,你更是不愿意離開手游這個”投資“。

4、考慮投入成本

我個人認為,手游是非常節(jié)約成本的企劃,至少比企劃一個像樣的主機游戲,要低不少。那些抽卡為主的手游,卡面立繪的水平,和正兒八經的主機游戲的立繪水平差距是有目共睹的,開發(fā)的時間和周期,也相對短,但做成社交游戲后,很容易就占據了人們的零碎時間,也帶動起往手游里花錢。

既然錢可以來得這么容易,為什么還要做那些高規(guī)格的主機大作呢?低成本,做個2D美工,Q版角色的手游,他不香嗎?

從最后這一點來說,就是手游它不是不能做得有趣,而是不能做得有趣,或者說不做很有趣就能賺到錢,那還辛辛苦苦去策劃一個完整的游戲干什么,靠一些數值系統,就可以給讓玩家陷入坑里,干嘛還做更加精密周祥的游戲企劃?

所以手游可以這么賺錢,又做一樣的乏味,或許有客觀因素,或許是玩家對于游戲的碎片需求,但同樣是廠家的得寸進尺。

標簽: 被榨干 手游無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