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天天熱推薦:“美國反對美國”的循環(huán)難有盡頭


(資料圖)

原標題:“美國反對美國”的循環(huán)難有盡頭

驢象爭斗、水火不容,這是美國政壇的日常。最近,美國跨黨派控槍法案艱難通過,“羅訴韋德案”被戲劇性推翻,再次凸顯美國國內政治乃至社會的撕裂。混亂局面不禁讓人發(fā)問,美式民主,到底是誰的民主?

在美國,各種法案層出不窮、朝令夕改,卻無一圍繞民眾的利益。就拿眼下來說,控槍法案雖通過,但其中并未體現(xiàn)控槍派的關鍵主張,美國中期選舉在即,此等“打折版”法案更像是向各自選民宣布勝利的幌子。至于推翻“羅訴韋德案”,則是民主黨大肆譴責,共和黨拍手稱快,從“生命權”到“選擇權”,政治口號時刻掛嘴邊,這般政治惡斗,怎能助益問題解決?又有誰真正在乎民眾權益?

從根本上講,現(xiàn)今的美國政客在面對矛盾、分歧時,思考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如何加以利用,借此鞏固自身地位、煽動選民、標榜本黨理念,等等。反過來,政治操弄引發(fā)的民意怒潮,也很難逃脫淪為黨爭工具的宿命。眼下,全美各地持續(xù)發(fā)生游行示威,一些反墮胎人士與支持墮胎權益的抗議者進行了激烈的對話,還有人打砸州議會大廈。對此,多數(shù)美國政客不思彌合,反而將此作為拉票工具,在“信息繭房”中高聲疾呼,進一步激化矛盾。更有民主黨人希望民眾把對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裁決的不滿轉移到共和黨人身上,從而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獲利??梢哉f,在工具化思維引導下,美國現(xiàn)有民主機制運轉所產生的結果,主要就是價值分立乃至激烈對立。如此循環(huán)往復,社會之裂、民主之傷只會不斷加劇。

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曾提出“民有、民治、民享”,本意在于讓民主將政府與人民聯(lián)系起來。但如今的現(xiàn)實是,美國多的是政黨攻訐下的利益爭奪,少的是共同合作下的民生關切;多的是政治分裂下的相互掣肘,少的是為國為民的長遠藍圖;多的是民意對立下的煽風點火,少的是“熔爐式”的價值融合……所謂“民主”,已不像是一種粘合劑,反而更像是一根捆扎帶,束縛了美國自我革新的手腳。

今天的美國其實正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兩黨斗爭升級-社會撕裂加劇-兩黨斗爭進一步升級-社會撕裂進一步加劇。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美國制度為何難以彌補治理短板?美國社會自我糾偏能力能否足以扭轉狹隘、排外和仇恨之勢?兩黨認不清現(xiàn)實、放不下私利,“美國反對美國”的大戲就不會有盡頭。(邵林楓)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