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給孩子課余生活“留白”
原標題:敢于給孩子課余生活“留白”
誰那里有“手抄報大全鏤空模板”?我這里有“35000款卡通手抄報”……據(jù)媒體調查,“雙減”之后,一些學校手抄報作業(yè)開始增多,讓部分家長叫苦不迭。這讓不少家長疑惑:手抄報,究竟是鍛煉孩子研究性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還是加重家長和學生負擔的多余作業(yè)?
由于涉及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并且有助于鍛煉學生多個方面的動手能力,一些學校喜歡給學生布置手抄報作業(yè)。但是凡事得有度,如果把手抄報當成了日常性的“家庭作業(yè)”,就逾越了合理的界限,最終很可能變成另一種意義上的“應試化”,不僅沒能減輕家長和孩子的負擔,還可能磨滅孩子真正的興趣。
從媒體的調查看,一份手抄報得根據(jù)主題,先想創(chuàng)意,再準備內容,從搜集資料、設計方案,再到畫畫、填色、填文字。要制作一份像模像樣的手抄報,很多時候遠遠超出了孩子自己的能力,最終也就變成了家長的任務,成了家長的才藝大比拼。更有甚者,由于擔心質量不過關,一些家長只好在網(wǎng)上購買現(xiàn)成的模板“交差”。如此一來,手抄報作業(yè)也就變了味,成了一種形式化教育,甚至加重了家長和學生的負擔。對此現(xiàn)象,顯然需要深思。
應該看到,“雙減”不應該機械地理解為給孩子少布置或不布置書面作業(yè),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綜合素質,也要尊重成長規(guī)律。首先,在“雙減”背景下,我們或許需要扭轉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教育思維,那就是生怕孩子無事可做,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似乎都希望用各種方式去填滿孩子的課余時間。在“雙減”之前,這可能表現(xiàn)為給孩子布置過多的家庭作業(yè),或是讓他們參加過多的課外培訓。而在“雙減”之后,學校又習慣性布置不少如手抄報這樣的非書面作業(yè),這在本質上其實還是同一種教育慣性思維在作祟。
應該看到,孩子結束一天的在校學習,回到家庭其實應該可以有更多“自主”的、多元化的生活選擇。這方面,完全可以尊重家長的教育方式,讓他們引導孩子體驗不同的家庭生活,哪怕是讓孩子發(fā)發(fā)呆,做一些看似“無用”的事,其實也未必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說,像手抄報這類統(tǒng)一的家庭作業(yè),雖然看似是素質培養(yǎng),但其實仍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延伸。換言之,孩子并沒有享受到與在學校不一樣的學習、鍛煉機會。這一方面可能會讓孩子和家長都感覺到“累”,未能起到減負作用;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本應該扮演的相對獨立的教育功能被削弱了。
因此,我們呼吁減少容易走向形式化且也有違“雙減”精神的手工家庭作業(yè)。其一,如一些家長所指出的,一些動手能力方面的訓練,完全可以在學校內完成,而不一定都要讓家長來監(jiān)督和參與;其二,在素質教育上,學校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標準,盡量少限定方向,讓孩子真正根據(jù)興趣愛好去選擇,也給予家長更大的教育引導空間,這才契合素質教育的內核;最后,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在“雙減”時代,都應該敢于并善于給孩子的課余生活“留白”,盡量保障他們有一份不被安排的、自由的、放松的閑暇時光,而不是讓課余時間依舊完全被各種作業(yè)和要求所“填滿”與支配。(朱昌?。?/P>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