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千份工程質檢報告涉嫌造假”被督辦,解決亂象靠根治

原標題:“千份工程質檢報告涉嫌造假”被督辦,解決亂象靠根治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針對“陜西寶雞千余份工程質量檢測報告涉嫌造假,十多所學校等公共場所潛藏安全隱患”一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24日回應記者稱,已將此事件列為督辦事項,將對事件調查處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對涉及結構安全隱患的,依法整改,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此事件發(fā)酵有日,迎來解決問題的曙光,令人欣慰。但整個事件呈現(xiàn)的“民舉官究”路線圖,依然讓人有話要說。

首先,公眾有理由感謝曝光者的不放棄。近年來,寶雞市一家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的負責人張女士發(fā)現(xiàn),在寶雞市隴縣、太白縣等多縣區(qū)存在大量偽造其公司印章出具的虛假檢測報告,據張女士不完全統(tǒng)計,僅她發(fā)現(xiàn)的假工程質量檢測報告就多達1718份,涉及學校、體育館18所,醫(yī)院3所,居民住宅樓123棟,公租房及領導干部周轉房27棟。此事件可謂質量檢測領域的“冒名頂替”事件,在張女士將情況反映到媒體后,事件始有轉機。

據報道,目前已有部分假檢測報告被查實,但假報告涉及的安全隱患卻遲遲未消除。如寶雞市麟游縣兩亭鎮(zhèn)天堂小學教學樓、太白縣咀頭小學教學樓、太白中學教學樓等涉及工程質量檢測報告造假的項目,雖然不法分子早已被判決,但當?shù)亟逃w育局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造假也表示毫不知情……這從側面說明了造假行為猖獗的核心原因。這些造假報告留下的痕跡是明顯的,只要詢問一下蓋章單位,就一清二楚,但假報告還是堂而皇之地誕生,相關工程項目還是通過驗收——報告造假給工程質量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若不能及時“排雷”,或者“排雷”的希望只系于個體,讓人難免憂憤。

質檢報告造假,為的是蒙混過關。一個報告不敢走正常程序,這樣的工程質量如何,可以想見。

2017年、2019年、2020年,住建部多次印發(fā)相關文件,要求加強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管理,嚴厲打擊出具虛假報告等行為。但令人遺憾的是,此類現(xiàn)象并未得到根治。

此次住建部發(fā)出“依法整改,嚴肅查處,絕不姑息”的厲言,和輿論的批評共同指向一個事實:在一些地方,一些守土有責的主管部門,有失職之嫌。這個責任,有關部門有關人員必須承擔。

事實提示我們,吸取此事件的教訓,加強監(jiān)管、規(guī)范檢測迫在眉睫。對該領域的問題,不能只寄望于群眾舉報,唯有讓監(jiān)管更到位、更主動,才能進一步擠壓“李鬼”們的生存空間,減少乃至杜絕此類假報告。換句話說,我們不能總是寄望于偶然曝光,而是要主動出擊、層層把控、嚴厲懲治,遏制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與此同時,在立法層面發(fā)力,早日完善法律法規(guī)也是正題。據報道,住建部正在抓緊修訂完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力爭盡早出臺。這是一個好消息。堵塞漏洞,杜絕亂象,依法打擊工程質檢報告造假,有力呵護建筑安全,終究要靠法治。(伍里川)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