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落實各方責任 避免娛樂擠壓睡眠時間

原標題:落實各方責任 避免娛樂擠壓睡眠時間

日前,《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發(fā)布,數據顯示,睡眠令和“雙減”政策發(fā)布后,六成中小學生睡眠時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過,中小學生睡眠時長依然不足。調查顯示,超六成的青少年用睡眠時間來玩手機、打游戲和追劇。僅有27%的青少年壓縮睡眠時間來寫作業(yè)、學習。娛樂已代替學習壓力成為青少年晚睡的首要原因。

近年來,就未成年人的睡眠管理和相關問題,國家政策頻出。系列政策文件都強調,學校、家庭與社會各界應在中小學生“五項管理”相關工作中各司其職,各有分工,形成合力。

學校是加強學生睡眠管理的主陣地。無論在“雙減”前還是“雙減”后,學校教育都與學生如何安排課后時間、做好“五項管理”、保證休息時間有著緊密聯(lián)系。學校一方面要在日常教學安排和學生作息安排中落實各類政策規(guī)定,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保證學生的休息時間,并且嚴格落實電子設備校內管理相關規(guī)定等。另一方面,學校更應在“育人”上下功夫。在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做好睡眠教育,引導學生思考、了解自己的睡眠情況,了解睡眠與自身身心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探索與睡眠有關的因素,以及提升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的方法等。這也是提升學生元認知能力、幫助學生提升自控能力的組成部分。在教師研訓時,鼓勵教師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心聲,了解當下學生間頻繁出現(xiàn)的話題,從而引導學生科學、理性對待網絡和各類娛樂,并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網絡素養(yǎng)。此外,學校也應做好家校溝通,通過科普講座、家長會等形式,將相關知識理念傳遞給家長,引導家長重視,并幫助家長掌握適宜的引導學生的方法。

家庭是加強學生睡眠管理的前哨站。睡眠管理應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在加強學生睡眠管理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也就是說合理安排學生作息時間、做好未成年人的睡眠管理,是家長的法定責任。

一方面,家長應當關注學生的睡眠情況,這也是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狀況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家長應當督促、引導未成年人培養(yǎng)良好、有規(guī)律的生活節(jié)奏和生活習慣。家長還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陪伴,與孩子共同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愛好,利用好課后時間,帶領未成年人充分參與家庭生活和勞動,最終引導未成年人養(yǎng)成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夠自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娛樂和休息。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家長的言傳身教。若父母自身沉迷于手機或網絡游戲中,很難想象子女能夠自行安排好自己的學習、生活和休息。因此,為人父母者首先要自省自律,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娛樂與休息時間,為子女做好榜樣,從而真正做好睡眠管理工作。

做好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發(fā)力。預防網絡游戲沉迷、提升睡眠時長與質量,其實是全社會面臨的共同課題。校外培訓機構以及游戲平臺應該嚴格落實相關規(guī)定。除此之外,隨著我國公共服務體系的進一步發(fā)展,要利用好社區(qū)、圖書館、博物館、少年宮等公共資源,鼓勵學生走進這些機構,并加強社區(qū)教育,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適度上網、合理上網的良好風氣。

“五項管理”中的任何一項都不是孤立的。在睡眠管理背后,絕不僅是睡眠一件事,而是與作業(yè)管理、體質管理、手機管理等相互牽連的系統(tǒng)性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最終指向仍是立德樹人的大問題。因此,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各方,在追問睡眠問題的同時,反復考量的仍應是教育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如何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個體。

(作者:王秩晰,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標簽: 未成年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