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公廁掃碼取紙分“十步”?如此不方便無異于趁“急”打劫


(資料圖片)

原標題:公廁掃碼取紙分“十步”?如此不方便無異于趁“急”打劫

據(jù)北京晚報記者探訪,在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想使用廁所紙巾需要“過五關(guān)斬六將”:先掃描取紙機上的二維碼,手機跳出“用手指按住兩秒”的提示;按住中間的圓框后,手機又彈出了微信公眾號;點擊關(guān)注此號后,平臺接著發(fā)來“點擊取紙”的鏈接;點擊鏈接后,頁面又出現(xiàn)“還差最后一步即可出紙”的提示;繼續(xù)點擊按鈕,頁面又跳轉(zhuǎn)到另一個小程序,隨之而來的是廣告頁面;被迫看了兩個廣告后,機器終于“吐”出一段衛(wèi)生紙。算下來,整個取紙過程要在手機上操作近10步,讓取紙點前的“便民”二字顯得格外刺眼。

一卷廁紙而已,為什么非要搞這么隆重的取用儀式?話說回來,安裝智能紙盒的出發(fā)點大多是好的。面對立等可取的免費廁紙,總有一些人喜歡半卷半卷地順走,甚至有人一天去取好幾次,好像不占這點便宜就渾身難受。管理方迫于無序用紙的壓力,紛紛采用了智能紙盒。從現(xiàn)實中看,刷碼取紙、限量取用,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拽住了狂扯廁紙的手。

不過,防止如廁人不講公德的紙盒,不能自己也缺德;為了化解尷尬的共享紙巾,不能給取用者制造更多尷尬。在一些便民服務中植入廣告可以理解,商家想引流掙錢也無可厚非,但做廣告要適度適量,并講究時間場合。如廁往往“事不宜遲”,在一個人內(nèi)急的時候,要求其關(guān)注公眾號、觀看小程序,還要觀賞兩段廣告,也太不講人文關(guān)懷了。在這個“又臭又長”的指引過程中,盡顯商家“憋不住”的難看吃相。

取廁紙步驟繁瑣的不只金源新燕莎MALL一家,也不只在商場?;疖囌镜热巳好芗膱鏊?,莫不用掃碼為取紙設(shè)卡;有些公共場所,取個廁紙甚至要先刷臉,不僅過程糟心,還可能泄露個人隱私信息。此外,有些老人沒有智能手機,更是望取紙機而興嘆。2018年起實施的《公共廁所運行管理規(guī)范》北京市地方標準明確提出,一類、二類公廁應免費提供長度約80厘米的衛(wèi)生紙、洗手液等服務用品??梢?,在公共廁所提供衛(wèi)生紙,是公共服務的組成部分。從公廁原本沒有紙,到提供紙,這是城市便民服務的進步;但部分智能紙盒任性添堵,拉長流程,變身廣告位,甚至隨意搜集顧客隱私信息,那就遠遠背離了“防止有人多拿廁紙”的初衷,生生讓便民措施變成了不便。

廁所雖小,牽動民生;廁紙雖小,體現(xiàn)文明。公眾取用廁紙的姿態(tài),是城市文明水準的一個側(cè)影;城市發(fā)放廁紙的姿態(tài),關(guān)系精細化管理程度的高低。是不是惠民、利民、便民,不能只看墻上的標語,而要看市民的感受。溫暖貼心的公廁用紙,應該懂得急人之所需,而不是趁“急”打劫,讓人急上加急。(辛音)

標簽: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