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焦點快報!農資打假護春耕,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資料圖)

原標題:農資打假護春耕,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打擊假劣農資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日前,農業(yè)農村部、市場監(jiān)管總局、公安部等七部門聯合部署2023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為春耕生產和全年糧食豐收保駕護航。

春耕春播,農資先行。農資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農民一年的收成,更是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農民都希望選購到好種、好肥、好藥。然而,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生產銷售假劣農資,侵犯種業(yè)知識產權、“忽悠團”銷售劣質化肥等,花樣不斷翻新、隱蔽性更強,管理難度更大。因此,開展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保障春耕生產,是維護廣大農民利益的必要之舉。

假劣農資必須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相繼公布農資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各類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等坑農、害農犯罪。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共偵破重大農資犯罪案件9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00余名,累計案值26億元。通過集中偵破一批大要案件,懲處一批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不僅有效打擊震懾制售假劣農資犯罪,凈化農資市場秩序,更是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打擊假劣農資,要攥指成拳,方能一擊破敵。打擊假劣農資涉及部門多、領域多,覆蓋鏈條長,是一項綜合性治理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持之以恒。相關部門要以維護農民利益為根本,充分認識農資打假責任之重、任務之急、牽涉之廣,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健全問題發(fā)現機制,完善協同聯動機制,壓實屬地責任,推行全鏈條、全流程監(jiān)管,加大違法懲處力度,嚴懲違法犯罪行為,念好農資安全“緊箍咒”,從源頭上凈化農資市場。

農資必須保證質量,不能有假、不容有假。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強監(jiān)督抽檢、執(zhí)法辦案和警示曝光,對不法分子加強震懾。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凈網”行動,壓實農資電商和平臺主體責任。另一方面,對發(fā)現的假劣農資要深挖嚴查。上挖生產廠家、下追銷售流向,做到出重拳、下猛藥,一案雙查、一查到底,生產、運輸、銷售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放過。與此同時,要持續(xù)加強農民識假辨假宣傳教育,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農資消費觀念,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推進放心農資下鄉(xiāng)進村,打通農資入戶“最后一公里”。

穩(wěn)農資才能穩(wěn)農業(yè)。打擊假劣農資是一方面,穩(wěn)定充足的農資供應、提高農資流通效率、農資價格穩(wěn)定同樣至關重要。只有規(guī)范農資市場秩序,才能確保農資量足質優(yōu),降低農業(yè)生產風險;只有最大程度縮短農資供需之間的距離,才能降低流通成本;只有農資穩(wěn)定供應,不會產生大的價格波動,農民心才安,同時,更可以避免假劣農資坑農害農。

種優(yōu)則糧豐,糧安則民安。農民用上放心種、灑上放心藥、施上放心肥,在春天播下倉廩殷實的希望,才能讓廣袤的田野更加美好富足。(石麗峰?孟哲)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