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環(huán)球觀速訊丨莫把非學科類培訓的“好經”念歪了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莫把非學科類培訓的“好經”念歪了

進入新學期,不少家長開始考慮給孩子報班,五花八門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迅速升溫。一度冷清的藝術、體育類培訓機構也重新活躍起來。記者調查發(fā)現,部分非學科類校外培訓仍然存在收費亂、門檻低等問題。(據北京日報客戶端2月13日報道)

非學科類培訓包括藝術、體育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對于滿足中小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培育發(fā)展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具有積極作用。在此意義上,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理應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奈何在功利性觀念的驅使下,一些人卻把“好經”念歪了。

非學科類校外培訓升溫,離不開家長們的熱捧。究其原因,一則是攀比心理作怪,當看到班上其他孩子都能拿出一摞證書,家長自然也不甘讓自己的孩子落后,于是乎不管孩子喜不喜歡,只為考級拿證瘋狂報班;二則是應試思維仍存,加之一些學校不顧三令五申,依舊將培訓結果與招生入學掛鉤,引得家長們對之熱情不減。一言以蔽之,多數家長還是抱著功利性目的報班,忽視了培養(yǎng)人才的初心,此乃舍本逐末、買櫝還珠之舉。

師資力量良莠不齊、培訓模式機械單一、考級拿證走個過場、證書含金量有限……孩子們在這樣的培訓班中能夠學到多少真東西?因為功利性的重復訓練,多少孩子在培訓班中把對藝術的興趣消磨殆盡,多少孩子得到了一大堆證書卻依舊無法窺見藝術的堂奧……非學科類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yǎng)人,而不是拿證、考學。錢學森從小就對藝術極為熱愛,藝術也啟迪了他的科學事業(yè)。倘若錢學森生活在今天,也終日為考級拿證而奔波,還會對藝術葆有濃厚的興趣嗎?如果谷愛凌不是出于對滑雪的熱愛,而只是為考級拿證,還會有今天的成就嗎?

非學科類培訓理應是一本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好經”,其落腳點應該是培育人、塑造人。人們應該正確認識此類培訓的意義,讓孩子們卸下包袱,用心感受藝術、體育等帶來的樂趣。相關部門也要依法依規(guī)加強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監(jiān)管,使之走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賈東亮)

標簽: 培訓機構 舍本逐末 北京日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