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播報!再見繪梨:給繪梨的情書
在買了一段時間藤本樹的兩本新作后,上個月看完了《驀然回首》,今天終于看完了《再見繪梨》
(資料圖片)
這本漫畫應該是我2023年最佳,除非《隨心一聽》國內(nèi)出版。
總的來說,我認為:
《再見繪梨》是給電影,給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也是給藤本樹自己的情書。《驀然回首》是給漫畫的情書,而本書是給電影的情書,這是區(qū)別之一。
《再見繪梨》比前者更進一步,除了漫畫里提到的基于真實的奇幻元素外,除了藤本樹本身可能已經(jīng)成為本能在他人看來是瘋狂炫技外的東西,除了他故事里的壞女人以外,《再見繪梨》會更讓人思考;
何為創(chuàng)作、何為人生、人生有什么意義。
——人生的意義就是爆炸,內(nèi)容的爆炸,宇宙大爆炸《再見繪梨》也是關(guān)于體驗濃度最好的注腳,這本來是我這周末打算寫的內(nèi)容,不過后面還是會寫的。
但因為繪梨的出現(xiàn),自然就變了。
在生命中猛然遇見她,我何其幸運。
下面稍微說幾幕,詳細的分析沒必要,已經(jīng)有很多人做了:
你的電影超有趣的被女神解救出困境,是二次元作品中一個常見的橋段:
邊緣行者的露西,龍族的諾諾,文學少女的遠子,電鋸人的瑪奇瑪。
而《再見繪梨》是從創(chuàng)作追求上,認可了主角。
這本身就是個極致的爽文橋段了,特別對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而言。
——想想人民的名義里高老師怎么淪陷的
奇幻色彩這個其實和我對二次元作品的總結(jié)類似:
二次元產(chǎn)品服務特定群體,通過對現(xiàn)實合理提煉抽象構(gòu)建的幻想世界作為舞臺,滿足用戶特殊需求【注】,讓用戶能夠代入、沉浸、共鳴,獲取感情體驗、幻想體驗、滿足特殊需求。
同時,該作品會包含創(chuàng)作者強烈的自我表達欲望、對世界的看法,這在作品里的體現(xiàn)則是作品本身的深層次內(nèi)涵,也是作品的核心所在。
——從游戲角度來看,前半截似乎是商業(yè)游戲,而后半截似乎是獨立游戲。但二次元產(chǎn)品更多像獨立游戲,因為所謂的特定群體,往往就是創(chuàng)作者本身。我認為雖然二次元文化發(fā)展了數(shù)十年,受眾群體也一直在變化,但這些核心是不變的。
注:特殊需求主要表現(xiàn)在:
對現(xiàn)實不滿,在幻想世界里或是逃離現(xiàn)實(escape,動森也提到了這個概念)享受異世界的美好,或是追求一段不一樣的體驗;
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或是孤獨,或是得不到認同,尋求友情愛情情感寄托或是被需要成就感等一系列精神需求;
對特定經(jīng)歷、特定體驗的再體驗或是對遺憾的彌補,多見于學生年代的青春體驗,這往往包含了時代因素,很容易引發(fā)共鳴
被曲解是創(chuàng)作者的宿命這個不想多說,青史留名的創(chuàng)作者皆是如此。
很多創(chuàng)作者生前都很窮苦,最終死亡后反而大火。周杰倫《最大的作品》對于常玉的描摹也是類似的原因。
創(chuàng)作其實就是一個證明自己的過程。
創(chuàng)作是孤獨的,過程是痛苦并快樂的,而成功的代價可能是一生。
《再見繪梨》通過繪梨的出現(xiàn)加速了這個故事,過程里還有無數(shù)的翻轉(zhuǎn),牽動讀者的心。
你是愿意當個無名之輩,還是要名留青史呢?
那個繪梨這其實和1月看的《反抗世界,反抗人生》是一回事。
斯蒂芬金說,這是一封作者給洛夫克拉夫特的情書。
作者寫了他心里的愛手藝,他的狂熱,他的理解。———但這不是真的洛夫克拉夫特。
正如《再見繪梨》繪梨里的【那個繪梨】,是不全面的,但是是美好的。
在看《再見繪梨》前,我也想過一個類似的標題:給芳澤的情書。這是之后打算寫的p5漫談里的一篇??吹綄ёx后,感覺真的很巧。
我想,可能是我可能雖然沒怎么創(chuàng)作,卻可能摸到了一點創(chuàng)作的門檻?
所以本文,可能
不僅是給繪梨的情書,
也是我給藤本樹的情書,
或者,給自己的情書
請不要灰心 你也會有人妒忌你仰望到太高 貶低的只有自己別蕩失太早 旅游有太多勝地你記住你發(fā)膚 會與你慶祝鉆禧
——看到這的可以自己去聽一下
附1:漫畫的導讀之一一篇導讀,或者寫給繪梨的情書我們怎樣理解自己一生中路過的人和風景?電影之內(nèi),導演憑借剪輯/蒙太奇引導觀眾去理解主角的生命軌跡: 電影之外,我們則依靠調(diào)動記憶來達成自己的理解。記憶和電影素材很是相似: 不斷積累,也在腦海中被自已反復重構(gòu)一-就像《再見繪梨》中優(yōu)太對待自己的電影作品那樣,邊拍邊剪。但經(jīng)由蒙太奇處理的記憶碎片,也就意味著經(jīng)過了篩選、拼湊與加工會使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遠離所謂的真實。當然,真實有那么重要嗎?優(yōu)太的父親說:“你已經(jīng)能夠自己決定要怎樣回憶起一個人了。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厲害的事?!睂ξ襾碇v,這就是藤本樹《再見繪梨》的主題。藤本樹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用創(chuàng)作來消解悲傷,通過觀影與記憶和解的故事。它同時展示出溫情與驚奇這兩副面孔。《再見繪梨》的深刻,不在于為我們完美回答了某個難解的人生謎題,而在于拋給我們豐富的思考空間。譬如它時不時給出些悖論般的思維旋渦: 繪梨想看優(yōu)太創(chuàng)作完成的最終版電影,可電影卻要一直拍到繪梨生命的最后時刻才算完成一-死去的繪梨還怎么看電影呢?藤本樹最終用令人瞠目的方案解決了這個悖論(為避免劇透,我在此不做詳述 )漫畫是序列的藝術(shù)(sequential art),畫格和畫格之間的關(guān)系相對松散多變,因此能激發(fā)許多不同的創(chuàng)作手段?!对僖娎L梨》里,高相似性的畫面堆疊起來,猶如電影長鏡頭般緩緩流淌:大片的純黑色畫格也讓人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電影畫面的黑屏一這或許也是藤本樹的漫畫常被稱贊充滿“電影感”的一些細碎緣由吧。此外,《再見繪梨》通過蓄意的畫面重影(模擬攝影機的運動模糊、失焦,又或是顯像損失等,隨你怎么闡釋)為每格畫面提供了多重內(nèi)涵: 既是所拍攝鏡頭的靜態(tài)切片,也是人生的微小斷面,還是讀者深人這個敘事世界的窗口·....·總之,整個作品精心建構(gòu)起一個與電影創(chuàng)作相關(guān)的、絕妙的套層敘事結(jié)構(gòu)。這個故事中,繪梨是如此耀眼。對我來說,她是雅克·拉康意義上的客體小a(obiect a) 奇跡般地突然現(xiàn)身這必然伴隨著我對她的深切迷戀與持續(xù)焦灼??晌医K將意識到,沒有真正的長久陪伴,她只是臨時存留于此她無法被我把握,終將離我而去。多年以后,我會變老,她卻依然年輕。她,永恒,古怪,輕盈,崇高。謝謝《再見繪梨》簡體中文版的編輯給了我和繪梨出現(xiàn)在同一本書里的機會。在生命中猛然遇見她,我何其幸運?!獎?野草 )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y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動畫學術(shù)趴創(chuàng)始人附2:我寫的,關(guān)于為什么《孤獨搖滾》能成功的看法零、為什么《孤獨搖滾》能夠成功:
一.不是那么典型的二次元爽文模板+阿宅(或者說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的極致共鳴和代入感
二.漫畫+動畫團隊極致的熱愛
一.不是那么典型的二次元爽文模板+阿宅(或者說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的極致共鳴和代入感1.二次元爽文模板:現(xiàn)實受挫的主角(一般是學生)
偶然情況下得到了金手指
開啟了冒險之旅,利用金手指,激發(fā)了自身的優(yōu)勢,收獲了很多伙伴
最終眾望所歸,獲得成功,或是失敗但壯烈的謝幕
2.在這個基礎(chǔ)上,很多作品或偶然或刻意,或多或少的加深了代入感:方向是更貼近受眾真實狀態(tài),或者是更貼近受眾生活
3.比如異世界番劇中:re0男主486的廢其實算是比較現(xiàn)實的,正常阿宅哪能剛穿越就社牛,超常發(fā)揮啊
某個口碑不太好的異世界番也是,男主其實就是很典型的一種肥宅,里面主角的成長給人更多的真實感——比如對父母其實沒太多感情一開始。且制作確實是頂級
異世界舅舅則是一種取巧+翻轉(zhuǎn)的路子,和本作類似,都是廚力滿滿的類型
4.還有一類就是更真實的背景:比如就是現(xiàn)實世界的學生,做游戲,做音樂,畫漫畫,寫書,社畜生活等等等
這一類是更有代入感的,因為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也更容易有共鳴。
還有一點,二次元群體。
其實是有很強的創(chuàng)作欲、分享欲的,有一部分是很想要別人認可的。
但是這一類作品,往往寫的是:
主角是一群阿宅的領(lǐng)班人,主角克服了自己的問題帶領(lǐng)群體走向成功
主角是一個阿宅,但是被某些人拯救了
主角認識的人有很厲害的阿宅,主角和阿宅一起走向了成功
......
具體例子我不說想必大家腦子里也會有具體的番劇了
這一類番劇的主角人設(shè),問題在于還是不夠貼近受眾——雖然往往是受眾層級想象過的自己,一些理想的情節(jié)。
5.孤獨搖滾的非典型人設(shè)+劇情先說波奇的人設(shè):
本質(zhì)上波奇是一個普通但很可愛的女孩
個性陰沉、有溝通障礙,沒有朋友——一個極端化的阿宅人設(shè)
因為覺得玩音樂能出名而苦練吉他并成為“吉他英雄”——很多創(chuàng)作型二次元的路子
顏藝程度決定了神游天外的程度——出圈點,但是動畫角色的吐槽,會讓人感知到是動畫,算是meta元素
動畫本質(zhì)上是波奇的成長故事
波奇的金手指:
美少女:嗯,真這么好看的,很難是真正的阿宅
音樂才能:自學成才,成為網(wǎng)紅。因為視頻月入百萬(不是
這兩個金手指,其實都很自然而然,不刻意想不會覺得這些是金手指
波奇的奇遇:
遇到虹夏并拉她入團
但是這是個很自然的奇遇,雖然有很多巧合——波奇恰好背吉他裝x,吉他手恰好跑了。
但一切都很自然——其實還是因為波奇自己的努力,機會總是會給有準備的人。
但是我想說的就是這個奇遇的情節(jié),其實很經(jīng)典:
普普通通陷入低谷的主角,被一個天使般的角色從天而降拯救了:
龍族的路明非,和nono相遇的情節(jié);
罪惡王冠的主角,遇到了楪祈,也是他的金手指
邊緣行者的大衛(wèi),在最低谷,遇到了露西
......
孤獨搖滾的劇情:
本質(zhì)是波奇成長的故事
但和角色間感情關(guān)系進展不是很快,作者訪談得之是有意為之
波奇一直都是社恐,只有在極其極限的情況能正常發(fā)揮
被同伴發(fā)現(xiàn)是吉他英雄,并回收標題
最后的劇終表演,因為自己的想象畫面,讓演出意外終止
——一切都很合理,很自然,且充滿意外和戲劇化。但依然合理
6.孤獨搖滾和龍族——共鳴和代入感是怎么來的先說龍族:
龍族的校園背景、現(xiàn)實故事,以及路明非的衰仔人設(shè)其實是很有代入感的
路明非的出身讓人很有代入感——雖然是借鑒哈利波特
路明非艱難的成長也很有代入感
路明非拯救世界也是——犧牲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
江南在新修版,更新了很多這些年的新游戲新設(shè)備,備受嘲笑——但其實反而說明了江南對于代入感、共鳴的刻意塑造
再說孤獨搖滾:
波奇的淡人設(shè)、meta元素,反過來讓觀眾更容易帶入
波奇的音樂動機,符合我前面說的“獲得認可”,屬于那種不會隨便對外說但內(nèi)心就是有的動機
波奇通過網(wǎng)絡走紅,但線下還是沒有朋友——嗯,很貼吧大神,知乎大V。而且確實就是很多二次元大佬的混圈方式。線上重拳出擊,線下唯唯諾諾
波奇始終都是社恐,團隊成員推動她成長。媽系角色、社牛選手、冷漠伏黑的成員推動。但每個成員都有缺點,既是互補也顯得更真實,或是通過再外層的角色互補——虹夏的姐姐即是推動機也是見證者,對于虹夏是補充的,對于涼也是(涼坑波奇錢就是姐姐處理的)
波奇雖然拯救了樂隊,也成為了一些人的吉他英雄,但波奇的成長無疑是困難的,同時她的成長也是在于不想打工,或者負罪感等一系列很現(xiàn)實的動機。而不是我就是要拯救樂隊這種動機推動的,這些事件都很自然,很巧妙,很真實
最后一集,我想的是一場完美的演出。但是波奇在斷弦危機后,卻來了那么戲劇的一幕結(jié)尾——還是很符合人設(shè)且真實,不完美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說到這,反正我是想明白為什么孤獨搖滾成功的要素之一了。
那么,龍族為什么不行了?
本來龍族是真正有機會成為頂級ip的作品——江南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得不到學姐的青春,這很二次元。
龍族的創(chuàng)作是他和編輯,借鑒哈利波特開啟的ip——非常懂用戶,懂代入感和共鳴
江南是以寫文學作品的速度寫一個網(wǎng)文般的爽文——有網(wǎng)文的優(yōu)點,也有一定的文學性和高度
但是,江南對于大長篇的駕馭能力有限,對于路明非的成長一直逃避。
但最重要的可能是:
成為了商人的楊治,少了江南對于創(chuàng)作的熱愛。
這也是下面的重點
二.漫畫+動畫團隊極致的熱愛這部分了解的背景來自一位b站up的節(jié)目,我只是概述,詳情請看視頻:
【孤獨搖滾】幕后趣事:本作誕生的起因竟是《鋼之煉金術(shù)師》?_嗶哩嗶哩_bilibili
漫畫的誕生:作者因為鋼煉入坑漫畫、且因為鋼煉OP4愛上音樂
不想畫少女漫,和編輯一起商定了方向。但濱路晶老師有很多自己的堅持,也是漫畫成功的要素
為了避免和KON撞車,調(diào)整了一些設(shè)定
對于漫畫、音樂的熱愛,致敬很多——比如樂隊的四人的名字對應鋼煉OP樂隊ASIAN KUNG-FU GENERATION的四人。同時選擇的背景也因為一些玩樂隊的大佬,上學時都很老實
封面遇到了對的人,濱路晶老師堅持了CD樣的封面
濱路晶老師學習了很多專業(yè)知識,挑戰(zhàn)了怎么平衡專業(yè)性和趣味性
最重要的,還是濱路晶老師對于動漫、音樂的熱愛
動畫的誕生:作畫監(jiān)督是孤獨搖滾狂熱粉,關(guān)注信息,拿到了制作的機會,并親自選了總監(jiān)
制作上充分在代入感,共鳴上發(fā)揮,注重波奇的內(nèi)心戲刻畫
對于顏藝的把控,作畫上的突破
廚力滿滿的各種要素、彩蛋,各種致敬
最重要的,也是對于漫畫的熱愛
最后本來是不打算寫這樣一篇回答的,因為我本身不是很懂音樂,也不懂各種動畫的文化歷史等,只能算一個愛好者,但是我有熱愛hhhh。
一系列巧合下,特別是今天看到了群友發(fā)的圖(就是第一張),才知道今天是波奇的生日,于是就有了這樣一篇回答。
創(chuàng)作是孤獨的,改變是痛苦的,成長是困難的,道路是曲折的
——但走什么路,怎么走,是自己選的。
謝謝你,波奇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