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不能沉迷于“技防”


【資料圖】

原標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不能沉迷于“技防”

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簡稱“830新規(guī)”)。如今,“830新規(guī)”出臺即將屆滿兩年,網絡游戲企業(yè)落實情況如何?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是否得到廣大家長認可?如何更好地推進相關工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8月21日 《法治日報》)

其實,在出臺“830新規(guī)”之前的2019年10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就已經印發(fā)了《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通知》明確規(guī)定: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時段、時長。法定節(jié)假日每日累計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累計不得超過1.5小時。

而2021年的“830新規(guī)”明確規(guī)定:所有網絡游戲企業(yè)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jié)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所有網絡游戲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tǒng),用戶必須實名注冊登錄,網絡游戲企業(yè)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所以,更為嚴厲的“830新規(guī)”,可以視為升級版的“防沉迷”。

為了配合國家的防沉迷體系建設,游戲服務商、短視頻平臺也采取了積極的措施:比如嚴格執(zhí)行實名制和青少年模式;采取更先進的技防手段,乃至人臉識別。“830新規(guī)”出臺即將屆滿兩年,記者調查發(fā)現,國內游戲廠商及游戲平臺基本上都能積極響應新規(guī)政策,也主動探索上線新防沉迷舉措,并且嚴懲網游黑灰產業(yè)鏈。總體來說,防沉迷體系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些家長過于信任和依賴防沉迷體系,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任何技防都難以完美到無懈可擊。人臉識別曾被視為防沉迷的“神丹妙藥”,但是,人臉識別必然被法律審視,乃至受到法規(guī)的掣肘。比如前不久出臺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guī)定(試行)(征求意見稿)》,其中就明確指出: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

事實上,即便游戲商可以大膽、放開地使用人臉識別,恐怕也難以堵上實名制的審核漏洞?,F實中,就有一些孩子為了游戲,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成年人的身份信息注冊,然后向這些成年人“借臉”驗證。你說,這也能怪平臺的防沉迷系統(tǒng)不靈嗎?所以,防沉迷系統(tǒng)之下,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很多時候,技防不如人防。更何況,防沉迷是一項涉及社會、家庭、平臺的系統(tǒng)工程,我們不能一味地將責任推給平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沉迷于“防沉迷系統(tǒng)”,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在平臺履行好職責、完善技術手段之后,做父母的更應履行好愛護、監(jiān)護的責任。不客氣地說,絕大多數防沉迷失敗的案例背后,都站著不負責任的父母。別忘了,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規(guī),壓實家庭、社會責任,也是防沉迷的一項重要措施。(黃齊超)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