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的衣服還要退,公德意識不能成為大學教育的短板_動態(tài)
【資料圖】
原標題:穿過的衣服還要退,公德意識不能成為大學教育的短板
據(jù)《大河報》報道,近日,自稱是網店老板的網友@哈**單發(fā)文并曬出訂單截圖,稱山西工商學院學生購買約43單文化衫,疑似40名學生在演出結束后集體退貨。網店老板發(fā)文被網友轉發(fā),引發(fā)關注。6月4日,該網店老板5月31日發(fā)布的動態(tài)稱問題已解決,動態(tài)全文:“謝謝大家的關心。學校管事的老師也聯(lián)系過我了,已經和平解決了。再次感謝大家!感謝大家,謝謝?!?/p>
在評論區(qū),該網店老板介紹了事情經過。5月30日下午,網店老板得知店鋪收到大批量退貨,這些衣服有穿過、洗過的痕跡,會影響二次銷售。隨即,網店老板嘗試聯(lián)系退貨的學生,無人接聽電話,老板便嘗試聯(lián)系學校,也沒能聯(lián)系上。接著,老板聯(lián)系一名沒退單的學生,該學生接聽了電話,并答應幫忙聯(lián)系其他學生。當天晚上9點,該學生將衣服退款打給網店老板并道歉。網店老板答應刪除相關發(fā)文,并將衣服免郵發(fā)回。5月31日,山西工商學院一名老師給網店老板致歉。
大學生是成年消費者,既有權利享受市場經濟所賦予的經濟活動自由,通過合法的交易平臺購買物品,并按照制度給予的保障,進行退換貨活動,但是也必須遵守制度的規(guī)定,不得采用欺詐手段損害經營方的正當利益。而根據(jù)《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規(guī)定,消費者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服裝商標標識被摘、標識被剪,商品受污、受損、導致商品價值貶損較大的,視為商品不完好。據(jù)店主描述,學生所購衣服有穿過、洗過的痕跡,已經影響二次銷售。如上述描述屬實,顯然不適用7天無理由退貨,學生的退貨行為已經涉嫌違反法律規(guī)定了。
按照道理說,買衣服的大學生們不可能不知道,使用過的衣服不能再去申請退貨了,這既不合法也不道德,至于為什么還要堅持退貨,不外乎是一種僥幸心理在作怪:能退當然好,不能退就拉倒。這種僥幸心理,折射出目前大學教育的一種隱憂,在引導學生獲得市場化生存能力的同時,淡化了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要長大,懂得各種技能,更要成“人”,知書達理,尊重他人,也為社會所尊重。
回溯歷史,大學教育的初始,是為了給社會培養(yǎng)紳士階層服務的。當然,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大學教育的使命已經不再限于為社會培養(yǎng)精英人才了。但是,教育對象的紳士精神培養(yǎng)目標應該不能丟掉。而紳士精神的內核,就是良好的自身修養(yǎng)所表現(xiàn)出的人格之美,是恪守諾言,尊重法規(guī),是一種是社會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大學教育作為在校教育的終端出口,其人才的規(guī)格層次應該是高于普通社會群體的,良好的自身修養(yǎng),不應該成為一種標配嗎?當我們?yōu)槟切┮娏x勇為的大學生而落淚時,當我們?yōu)槟切┰谥驹阜找痪€流汗又流淚的大學生們而感動時,這些為了雞毛蒜皮利益而損害社會公平的大學生們,你們不該羞愧嗎?(朱小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