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預付消費更安心
(資料圖)
原標題:讓預付消費更安心
健身卡、螃蟹券、民宿卡、網絡會員……近年來,作為一種新消費模式,各類預付式消費便利了生活、繁榮了市場。但隨著“預付”深入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退款難、不合理消費限制等老問題仍然存在,一些新領域的新套路頻生,影響著消費信心。
預付式消費侵權亂象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越演越烈的頑疾。商家之所以熱衷于預收費,目的還是圈定客戶、加速資金回籠,而消費者之所以愿意辦卡充值,則在于商家的優(yōu)惠承諾,花更少的錢獲得更多的服務。預付消費與其說是營銷方式,不如說是一種商業(yè)模式,在消費領域被廣泛應用。
然而,這種先付費后服務的模式,付費之后能否提供所承諾的服務,存在不確定性。辦了卡付了錢,主動權被商家掌控在手中,消費者缺乏博弈制衡的籌碼,商家單方制定霸王條款、服務不上心乃至惡意攜款跑路等亂象皆因此生。表面上看,預付式消費是服務合同關系,但是這種“一對眾”的服務方式,合同違約風險就會放大成可以預料的信用風險??梢?,所謂預付式消費權益保護并不只是合同規(guī)范的問題,更是信用風險防控的課題。
防范預付式消費信用風險,至關重要的就是不能讓消費者預付的資金直接變成商家的錢。比如,針對房屋預售資金安全、防范長租公寓行業(yè)“爆雷”、防止駕培跑路,一些地方實行了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通過控制支付結算,筑起安全隔離墻。在預付式消費領域,北京市立法制定了《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規(guī)定行業(yè)主管部門根據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預收資金規(guī)模、涉眾程度、預付時限等因素,會同地方金融監(jiān)管部門制定預付資金存管規(guī)則,確定納入預付資金存管的經營者范圍,明確存管比例、資金劃轉條件和周期等事項,為預付消費楔入了風控機制,保障了預付式消費者資金安全。
預付式消費治理也是市場法治化的課題,應當加快健全法律法規(guī),深化市場信用治理,修補市場消費關系制衡漏洞,為預付式消費創(chuàng)造良幣驅劣的健康安全環(huán)境。比如,對預付式消費專門立法制規(guī),明確預付收費適用的辦法,并禁止商家單獨收取消費者的預付費,由第三方提供信用擔?;蚺c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由第三方對商家進行信用風險管理,提供信用管理的市場化服務。讓預付式消費安全放心,才能更好激活消費信心。(木須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