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動漫 >

全球熱點!撥云見日

(全文約34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打分:9.5(本站標準)/7.0(bangumi標準)


(相關資料圖)

2018年。

在那個時候,在補番的時候看了不少芳文社的作品,諸如《輕音》、《點兔》、《URARA迷路帖》等。那時候我給芳文社的作品最大的感觸就是大多都是“萌妹子們的溫馨日常,只要是芳文社的作品都是猛男必看”。一直到下一年我開始補這部番的時候,看了第一集前面80%的我,也還以為這部同樣出自芳文社的番也會和我以前看過的同家動畫一樣——只是到了第一集后面的五分鐘,一切都變了。其實,這部番就是一部披著萌妹外皮的末世求生番。只是當時的我看這部番的時候只是抓住了“求生”的外衣,至于這部番的精髓,還是如同藏在云霧上的太陽一般,沒有見到。當時讓我感觸最深也是讓我意難平的部分,也是和大多數觀眾一樣,都是關于慈姐——她是非常和藹可親又非常善良的老師,為了學生的安全,盡管看上去文文弱弱,但是還是在危急關頭出生入死,幫助學生脫險,留給觀眾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而當時我的習慣是OP只看一遍,所以當時也給我很嚴重的“典型的OP欺詐番”的感覺——明明OP所敘述的內容都是那么美好,但是實際上的內容卻又是那么令人絕望,盡管到最后一集終究還是抓到了希望,一切的結局似乎是美好的,可是,中間還是被不少揪心的劇情牽腸掛肚,所以當時也給我留下了“芳文社的作品也會發(fā)刀子”的心理陰影。

后來到了今年的4月份,芳文社的另一部作品《RPG不動產》上映,最后幾集的內容又一次給觀眾發(fā)了刀子,并且發(fā)的對象還是第一女主角。只是可惜的是,當時的刀子發(fā)得不明不白,和這部番的主題內容也是大相徑庭,導致這部番在播完最后的幾集后風評急轉直下。而當時的彈幕也有“《學園孤島》再現”的字眼,也讓我再次回想起這部我看過的芳文社的為數不多的發(fā)刀的番劇。

到了最近,摯友諾惜醬在出差的過程中補了這部番,也跟我討論了這部番中的諸多設定和內容。再加上最近10月新番的陸續(xù)完結,我也有了空閑的時間可以來回味這部番,而我上一次看的時候也還沒形成寫長評的習慣,這次就借此契機,談談我的感想。

首先說一下這篇長評的題目的意思。從表面的意思是撥開云霧,看見太陽,寓意是動畫的結尾,眾人逃離了絕望,重建希望;然而動畫所呈現的內容非常有限,后續(xù)所發(fā)生的諸多事情沒有呈現,只能通過原作漫畫進行補完,但是漫畫的內容卻遠比動畫所呈現的內容更加令人膽戰(zhàn)心驚,主角所經歷的絕望也更深。而我雖有看原作漫畫的內容,知曉一些事情的結局,但是本篇專欄我還是比較重在鑒賞動畫的內容。我用這個標題所要表達的另一個意思——這部番不是簡單的廢萌番,也不是簡單的末日生存番,它的精髓之處在于主角丈槍由紀的精神層面的成長,她從大家的精神支柱,轉變?yōu)榱硪环N層面的精神支柱——從簡單的元氣治愈,到后來的直面現實,以及鼓舞大家不要放棄希望。

而這部番說是OP欺詐番,其實也不完全準確。來看這樣一副組圖——

組圖出處:

上面的組圖,通過各話OP的對比,逐漸展現了這部番的真面目。類似的對比在各話的OP中還有很多處,在此不一一贅述,此處僅列舉一個非常具有漸變效果的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上面的視頻鏈接,配合彈幕進行對比。通過各話OP的對比,不難發(fā)現,OP的畫面從第一集時候的溫馨和諧、充滿希望和陽光,逐漸演變成第11集時候的陰沉、絕望、壓抑。看上去是這部番的實情在漸漸揭露的過程——一開始的美好光景全是假象,只有后續(xù)的壓抑和黑暗才是現實;但是實際上是第一主角由紀內心的變化過程:從一開始的救濟人格到后來的直面現實。這樣的設定頗有比這部番后來演出的另一部番《卡里古拉》的基本設定:毀滅幻想,回歸現實。不過比起《卡里古拉》,《學園孤島》在這方面的表現明顯要優(yōu)秀不少,除了有“廢萌”的加成因素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敘事節(jié)奏的角度上看,這部番比卡里古拉的表現好了不少。

當然,這部番也不是說一點問題都沒有,雖說比起敘事節(jié)奏是不錯,但是,比起原來漫畫的內容還是進行了諸多改動。比起原漫畫中記事部分比較多表達方式,動畫中對于主線的安排非常零散,比較集中的只有最后三集的內容。這樣的結果就是,動畫中所呈現的內容雖然能體現出“絕望”的氛圍,但是由于中間穿插了一部分日常故事,導致有些內容顯得比較放松甚至搞笑。此外,動畫的內容也對漫畫的部分episode進行了刪減,比如漫畫中有一個經典的“救援直升機墜毀”事件,在動畫中卻全不見蹤影了。原漫畫的不少令主角絕望的事件都沒有在動畫中得到展現。嘛,可能是因為這是芳文社的作品,即便是“末日求生故事”,也還是有不少觀眾都比較喜歡看百合貼貼的劇情吧;不過我個人還是認為按原漫畫的敘事節(jié)奏來寫會好一些。但是無論如何,在故事逐漸推進,由紀的心態(tài)逐漸轉變的過程中,通過詳細刻畫由紀的心智成長,我讀出了這部番被埋藏在“絕望”下面的精髓和立意——與其整日沉湎于美好的幻想之中,不如面對殘酷的現實。因此,這就是這部番的多層外衣——第一集所展現的貌似是日常的美好校園生活;后來隨著第一集后段真面目的出現,才看出了“生存”這一主題;然而劇中人物不會告訴我們的本番的立意,乃是這部番的精華——從劇情的點點滴滴,化作對現實生活的鞭策我的教導,這就是我看番的目的。

而且,這部番對于人物的刻畫也是獨具匠心。其中最能引發(fā)我的共鳴的當然還是女一號丈槍由紀的心智變化,不過關于她的心態(tài)轉變我不會在這里過多說明,還請期待我接下來的《丈槍由紀的人物鑒賞》。這里我準備著重說一下慈姐。

很多人最意難平的角色莫過于慈姐了,認為是“多么好的一個老師,但是卻是這樣的結局”。我也不例外,特別是想到一向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溫柔老師,但是能在危急關頭舍棄自己的安全保全學生,而給我們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在最后三集,鏡頭給到了慈姐的日記的時候,盡管之前已經看過一遍,但是如今每每看到這樣的鏡頭,內心卻是“比扎針還難受”——在喪尸化的彌留之際,她的內心始終對自己的學生保持著牽掛,仍然擔心著自己的學生的安危。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胡桃在地下室遇到喪尸化的慈姐的時候不忍心下手的原因,而導致被慈姐咬了一口之后發(fā)狂。如果能設身處地想一下當時胡桃的感受,必定是五味雜陳——一面是大家最敬愛的老師,另一面是大家的安危。安排這樣的劇本,在兩難的選擇面前,不僅在考驗著人性,而且也令屏幕前的觀眾為胡桃此時的命運牽腸掛肚。

而慈姐作為一個在本篇主線故事之前已經不存在的人物,在1-6集的時候卻一直以幻象的形式出現在由紀的面前,而根據設定,由紀是唯一一個“看得到”慈姐的人,但是實際上這是她的精神退行之后產生的救濟人格。換句話說,此時慈姐的幻象,象征的是由紀不成熟的內心。而慈姐的消失,是后來美君提出之后才發(fā)生的,這也預示著接下來由紀的思想變化。

還有一個就是在最后一集時候,眾人開車離開時候有一個喪尸走進了學校,不難辨認出就是此前美君的好友祠堂圭。圭在原作漫畫的結局非常慘,是在咬傷了美君之后被處決了;而動畫這樣處理似乎也是給她安排了一個不錯的結局。不過能引發(fā)我的思考的還是之前兩人被困在購物中心頂層的倉庫的時候,美君執(zhí)意等到救援到來,而圭想要突出重圍找到希望。兩人爭執(zhí)之時,圭說了一句:

你真的覺得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只是活下去就行了嗎?

最后圭還是自己走了出去,直到最后一集之前誰都不知道圭的處境如何。放在劇中的情景,圭的意思是干等救援無異于坐以待斃;而放在現實,我也不禁思考著圭的這句話。

現實中不少人覺得“能過日子就夠了”,但是卻沒有學習新技能的意愿。然而,只有敢拼,敢闖,努力學習新技能,雖然結果不一定是好的,但是如果能成,必定會帶來更大的果實。這部番中的圭最后是沒成功沒錯,畢竟本身這就是風險極大的事情;但是也有另一種可能,圭找到了救援,但是美君沒有受到救助呢?而美君最后之所以能遇到由紀一行人,也正是之前想到了圭的這番話,沒有繼續(xù)在倉庫里干等。

不得不說,這部番好像是有多層外衣一般——看上去是廢萌動畫,卻又是末日生存片,是一部“披著廢萌外衣的求生故事”;然而,它所講述的遠非簡單的末世生存這么簡單,它所伴隨的,還有主角一行人的心靈層面的成長;劇中也會穿插不少小道理,供我們生活之用。這就是我本篇鑒賞標題“撥云見日”的意義所在——看破表象,理清本質。

標簽: 末日生存 丈槍由紀 卡里古拉

相關閱讀